我1962年上小学,到1972年初中毕业,这是一个人求知欲最旺盛的十年。我最早接触的是小人书,一本连环画在手废寝忘食,邻居同学间借来借去兴趣盎然,多年后读袁枚的《黄生借书说》中“书非借不能读也”感触颇深。
记得小学时暑假,每天下午,我给弟弟们洗好澡洗完衣服等,安顿好他们在门口铺板上乘凉,就盼望父亲从工厂图书馆带回几册连环画的合订本。我第一本印象较深的书是《骨肉》,还有《我小时候是童工》《要钱不要命》等。
有时,哪怕跑到马路边的剃头摊也开心,并非去剃头(我们四兄弟的理发被母亲包了)。那里靠墙有一排色彩缤纷的连环画封面墙,而真正的书在剃头匠的木柙里,给等候剃头者看的。我双手撑膝半蹲在小朋友背后,与不熟悉的他同看一本小人书,有时还嫌他翻书慢,于是被他呛一句:你哪能不剃头啊?
星期日,我会去附近的几家新华书店溜达。那时没有开放式书架,我得装作要买书的样子,请营业员拿来这本拿来那本,然后煞有介事地翻阅,有时候太投入忘了身居何处,被一声“侬买伐啦”唤醒,只能归还给她,去多了会被认出来。
那时候小学半天上课,半天在小小班做作业。我所在的小小班设在一个留级的女同学家中。她个子高,念书不开窍,但捉弄人很有点子。她一会叫我搬凳子,一会叫我搬桌子,还让我帮她做作业并不准我透露出去,我都顺从,因为她家有不少书肯借给我并不限归还时间。
一二年级放学后,我会去母亲的生产组玩,这个生产组最初设在母亲的组长家中。我一去就拿起她家的《解放日报》细细翻阅,一旁主人家的两个公子分别比我大一岁小一岁,他们指着我在交谈:哟哟,伊像真的看得懂一样。其实我确实看不太懂,但是我喜欢看。
多年后,我自农场回来休假,有时候到萧王庙阅报栏去看钢丝网里夹着的《解放日报》,有时候去同学“黄毛”家中看报。就这样,有一日我第一时间得知放宽高考年龄限制的新闻,这也是促使我报考大学的动因之一。
在无书可读的年代,随便觅得一本我都视为珍宝。《欧阳海之歌》《林海雪原》《我小时候是童工》等中长篇小说,我通常一两天就能读完。那时书店可以买到《人民文学》《诗刊》《萌芽》《收获》等杂志,但我还是沿着许昌路走到平凉路的八埭头沪东图书馆去借阅。而四大名著、唐诗宋词选本,鲁迅、高尔基的单行本,和《基督山伯爵》《中国通史》及《辞海》等工具书则毫不吝啬地买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