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修武县以“三变三提”为主线,精心打造“三微课堂”学习品牌,发挥联系与服务群众全覆盖制度优势,引导广大干部在学党史中践行初心使命、在钻研业务中锤炼过硬本领、在基层一线强化使命担当,助推各级干部成为政治“明白人”、业务“多面手”、政策“活字典”、岗位“万金油”,营造争做“四型”干部的浓厚氛围,激活干部作风建设“一池春水”。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升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开设“微课堂”“微论坛”“微沙龙”,深入推进“日读、周讲、月练、季赛”学习机制,各乡镇、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干部职工分享业务知识,每周开展竞赛活动,每月举办业务知识测评并进行通报排名,每季度评出“学习之星”“业务之星”“作风之星”,切实增强学习针对性和趣味性,确保政治理论学习和岗位业务学习不走空、见成效,让主动学习、调查研究、勤于思考成为干部作风转变新常态。
变“纸上谈”为“一线练”,提升干部实际工作能力。深入开展“入户访民情、我来办实事”活动,坚持关口前移、力量下沉,县直单位2300名党员干部深入到8个乡镇187个行政村、城区7个居委会188个楼院小区,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与广大群众一道开展卫生防疫、社区治理等工作,在农村一线“大课堂”经受锻炼和考验,进一步提高组织发动群众、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变“过得去”为“过得硬”,提升干部责任担当意识。把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工作中的实际表现作为干部培养、选拔的核心标尺,牢固树立重基层、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各级党委(党组)主动扛起转变工作作风、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主体责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检验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实效,真正把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民心工程”打造成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做精业务、扎根群众、服务大局的“主人翁”意识,唤醒“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推动作风建设持续向好。(本报记者冯佳志通讯员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