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卓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渌水穴,火助太阳宫。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这是唐代元稹的《咏廿四气诗·夏至五月中》,诗人借蝉鸣,渲染夏至气氛,提醒人们顺应时节变化,调整心情。
夏至虽然潮湿闷热,但古来不少诗人却对其情有独钟。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唐代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一诗中说,夏至这天,白天变长到了极限,衙门里每日空闲多,而这个月百姓的农事就比较忙了,树木葱翠,池塘里的荷花开始散发阵阵清香,举起酒杯,与影子对饮,烦恼和忧愁就随它去吧。
宋朝一代诗宗杨万里有诗云:“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去岁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祷汗交流。此生未用愠三已,一饱便应哦四休。花外绿畦深没鹤,来看莫惜下邳侯。”这首《和昌英叔夏至喜雨》为诗人赋闲在家时所作,描绘了诗人自己和昌英叔在乡间游玩,忽遇大雨的情景,诗人触景生情,既表达了对朝廷冷落自己的不满,又表现出对百姓疾苦的悲悯。
同样写雨,南宋诗人袁说友的《夏至日雨》,却是抓住夏至时节雨水来去匆匆的特点,写出了另一番愁绪:“烟暝千岩木,溪明一带楼。片云封旧恨,急雨罥新愁。节又匆匆过,诗从轧轧抽。病躯无耐暑,老鬓不禁秋。”
虽然夏至意味着酷暑已到眼前,但在诗人笔下,夏至又无比浪漫旖旎。明朝吴与弼《夏至》云:“昼雨聊城逢夏至,暮云江右忆侬家。东林新箨知成荫,南亩香粳想俵花。”还有明代黄佐的《夏至斋居》:“桥门日日听鸣驺,长夏斋居亦似秋。雨歇风篁依砌舞,夜凉云汉入窗流。咸英乐自周家变,江海心从魏阙游。隐几梦回天咫尺,六龙飞处是方丘。”这些诗作都对“夏至”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不过短短几句,便让夏至的魅力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