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凉之时,宝宝容易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喘不过气、发低烧等症状,有的家长按照普通感冒进行对症治疗,宝宝却一直不见好转。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张宏提醒:“宝宝很可能患上了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时应与普通感冒有所区别。”
张宏介绍,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是一种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冬季高发,80%的患儿是1岁以内的婴幼儿,6个月以下的宝宝最为常见,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免疫系统不完善,抵抗力差,加上支气管细小,发生感染时更容易因分泌物、水肿和呼吸肌收缩而发生梗阻,常见症状就是咳嗽、喘憋,家长经常描述为“呼哧呼哧”或者“呼噜呼噜”类似拉风箱的喘气声。
张宏解释,“毛支”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发病早期一般不必用抗生素治疗,如发病后期怀疑继发细菌感染,可用抗生素治疗,感染部位虽说是毛细支气管,但常可累及肺泡和肺间质,所以也可以认为它是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
“毛支”的主要表现为患儿早期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偶尔轻度咳嗽,无热或者低至中等程度发热,1~ 2天后出现阵发性咳嗽,3~4天后咳嗽加剧,并可能出现喘息(少部分孩子喘息可能出现的时间更早)。第五天后咳嗽、喘息加重,之后逐渐进入好转期,经过2~3周症状逐渐消退(少部分幼儿病程更长或更短)。“毛支”的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十分相似,许多家长将其当作普通感冒来治疗,从而延误病情。
多数“毛支”患儿临床表现较轻,且呈自限过程,可以在家护理,关注饮食、呼吸及体温情况即可。如果是中等或重度感染,患儿出现吃奶呛咳,拒食,高热不退,呼吸频率大于60次/每分钟,鼻翼扇动或者呻吟,哭闹不安或者精神萎靡等症状,需要立即住院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和恶化。
张宏提醒,对于“毛支”患儿,除了治疗之外,护理也非常重要,家长应该做好防护工作: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如果家庭成员有呼吸道感染,应佩戴口罩,远离宝宝,尤其不要亲吻或口对口喂食,同时勤洗手,尤其是在清理鼻涕后、接触宝宝前,以此减少交叉感染;流感高发期避免带宝宝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二手烟,临床研究表明,烟雾暴露的孩子患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更高,病情严重程度也会比无烟雾暴露的孩子更严重。
(本报记者郭培远通讯员张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