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累计调水超530亿立方米西峡“效能革命”让项目扎堆落地20万个岗位等你选种下美丽  收获喜悦“四大一防”筑牢农村社区防疫堡垒 1700余万元投入统防统治 124万亩小麦全部“飞防”小麦机收会战准备就绪减免措施为收割机“加满油”意见建议精准“滴灌”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58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5-16

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四大一防”筑牢农村社区防疫堡垒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仵树大通讯员冯艳华杜鹏

“解封不是放松,请大家不要扎堆聊天、聚集打牌……”5月11日上午,在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黑龙潭镇南街村,值班人员正拿着小喇叭进行常态化巡逻。

外防输入是农村疫情防控的关键。自漯河市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迅速组建农村社区防疫专班,围绕“四大一防”,即:“大网格”“大排查”“大脚板”“大群防”,严守“外防输入”,从严从细各项防控措施,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米”,筑牢了农村社区群防群控的坚强堡垒。

定岗定责织密“大网格”

“我们7组网格今天外省返乡1人,核酸检测阴性,详细信息已上报;我们5组网格刘某某黄码……”当天,在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立的村组网格微信群里,返乡人员流动信息不时出现。

疫情发生后,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立即激活网格化管理体系,网格员迅速归点到位,织密基层“一张网”,打通群防群控“最后一米”。全区30个行政村867名网格员按照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原则,充分发挥党员联户作用,对全区在外打工、探亲访友等返漯人员进行详细排查和登记,并对重点地区返漯人员落实管控措施。

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姬石镇依托网格化管理,以各行政村为单位,将全镇5286户群众划分成139个网格,391名网格员每人分包10~30户群众,运用微信矩阵、网格入户等方式,开展地毯式大起底、大排查,对返乡人员、流动人员、居家监测人员及红黄码人员实行日报告、日更新、日研判、日落实。

各村网格长、网格员自动设岗定责,督促落实人员排查、返乡报备、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党员及时到岗到位,负责对重点人员进行隔离管控,落实“五包一”,保障居家监测人员日常生活物资供应充足。

保质保量精准“大排查”

“你们村有没有外来返乡人员?”“这些返乡人员登记了没有?”……

该区黑龙潭镇、姬石镇班子成员带队入村,定期对辖区群众进行全面摸排走访,详细记录人员信息。

为实现排查全覆盖、不留死角,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坚持划小网格、延伸触角,把镇区沿街门店划分到不同的行政村,由乡镇分管副职担任网格长、所属地村党支部书记为网格员,逐一开展敲门行动,向群众发放温馨提醒、宣传防疫政策、摸清重点人员底数、查住返乡不报备人员,确保第一时间圈住捞干风险人员。

点对点接压实“大脚板”

“喂,张琦,家里还有菜没有?米够不够,需要再买点啥不?”

“振兴啊,疫情严重,你安心待在上海吧,别回来了,我来给你家打药、收麦,家里有我们,你放宽心吧!”

…………

为坚决阻断病毒传播,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利用“数字化+铁脚板”,一方面开展点对点督导检查,组织联村社机关干部、村社区工作人员下沉至各片区,对辖区重点场所进行全面“四查四督”,查该关停场所是否已关停、查“场所码”是否已启用、查公共场所是否戴口罩、查“小门”值守是否从严从紧,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现场整改。

另一方面,开展点对点接站行动,组建点对点接站工作专班,在高铁站、火车站派驻救护车和医护人员,全天候值班备勤,分类实行“一对一、点对点”接站,对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由区里统一派救护车接站,其他地区返乡人员由镇村安排专人接站,确保“不漏一人、不误一分”。

疫情防控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在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脚板”们在抗疫期间,逆行出征、勇敢前行,每天定时定点到居家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家中,送中药、送口罩、送温暖、送服务,成为特殊时期“特殊人群”心中最亲近、最依赖的“家人”。

全民参与做好“大群防”

“各位老少爷们,疫情严重,大家没事不出门,出门记着戴口罩;返乡必报备,回家查行踪;红码要管控,黄码限流动……大家待在家里不出门,就是为国家作贡献……”

在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数百名党员中心户以网格为单位,变身“行走的小喇叭”“智能防疫员”,与宣传车一起走街串巷,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每天村里的无线大喇叭、村内小喇叭声此起彼伏、余音不断。同时,为营造齐心战“疫”的良好氛围,该区还印发各类倡议书、举报通知书和通告,张贴在村里显要位置,教育引导群众不聚集、不扎堆、戴口罩、一米线,做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目前,全员战“疫”成为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各村群众纷纷加入村里卡点的值班值守,成为抗疫战线上的义务宣传员、战斗员。

多点联防严守“外防输入”

“老乡,从哪回来的啊?来,请扫码、亮码、测量一下体温……”这是黑龙潭镇卡点值守人员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黑龙潭镇组建23支党员志愿服务队、400多名党员、志愿者参与到卡点值守、核酸检测、政策宣传等重点工作,在各村入口设置20个卡点,严格24小时值班值守,严查外来车辆、人员,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全面筑牢外防输入防线。

面对疫情反复冲击,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始终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常态常备、防线前移、关口内置、划小单元、联防联控;始终坚持人员不散、力度不减、卡口不撤、督导不停,完善机制,补齐短板,做好长期作战准备,把困难估计得更多一些,把问题想得更严重一些,力争以最短时间、最小代价实现最佳防控效果,坚决守住长周期不发生规模性疫情底线。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