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侠
湖水碧蓝、山岭苍翠、白鹭翻飞,在汤山湿地公园,登阁远眺,依稀可见层林之下突出的岩石。松柏从山脚延伸至山顶,在石缝间傲然挺立……
谁敢相信,10年前,这里岩石裸露,水土流失严重。
“你看这满山的松柏,都是俺养大的娃儿。”12月1日,淅川县九重镇武店村造林员邹照坡自豪地说,“这里原来是废弃的采石场,由于土层薄,即便及时浇水,树木成活率也很低。对成活下来的小树,我们像对待自家娃儿一样心疼爱护。”
“为了保护丹江水质,政府对汤山进行绿化改造,造林员用挖掘机开出一条通道,利用工程车把土、水、树苗运送上山。”武店村党支部书记沙聚富说,“车上不去的地方,他们就肩挑手抬。”
丹江水清不清,就看淅川山绿不绿。可淅川是喀斯特地貌,全县荒山石漠化面积多达125万亩,其中55万亩重度石漠化,且都集中在丹江口水库周围。
2019年,淅川县组织实施汤山区域综合开发项目,整合各类资金,修复矿口、整治梯田、造林绿化,并建成移民纪念馆、九重阁等设施。2020年,占地约5000亩,集观光体验、水源涵养于一体的汤山湿地公园建成投用。
“我们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推行合同造林,包栽包活。”淅川县林业局局长梁虎兵说道。
在众多像邹照坡这样的造林员、护林员的守护下,通水以来,淅川县年均造林7万亩,环库区森林覆盖率达61.7%以上,53.2万亩荒山披上绿装。
“经过不懈努力,丹江口水库各水质断面监测结果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水质稳定达标且持续向好。”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盛湾镇湿地保护站站长邓天鹏说道。
“我身后就是武店村,距离渠首仅800米,这给武店村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省委组织部驻武店村第一书记刘强站在九重阁前说,“村民改变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倒牛棚、拆掉鸡舍、捞起网箱,建起了1800亩的突尼斯软籽石榴产业园和小型包装饮用水厂,打造了汤山渔村民宿、田园综合体等。伴随着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十年来,淅川百姓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山区生态好了,日子也就好了!
目前,淅川县发展特色林果20余万亩,林果业年产值达6亿元;培育乡村旅游示范村36个,打造精品民宿16家、农家乐700余家,库区10万名群众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