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国宏曹怡然
“以前住在山窝窝里,买肉得跑到一二十里外的盛湾镇,想搞特色种养,销售都成问题,一些年轻人不得不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也怕身体出啥毛病。”12月1日,在唐河县东王集乡鱼关村的香菇大棚里,村民陈兴国和陈跃边摘香菇边向记者讲述15年前在另一个鱼关村的生活。
搬迁前,人均仅有半亩耕地的鱼关村,有300多亩耕地位于水位线以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完工后绝大多数村民将无地可种,因此成为淅川县10个试点移民村之一。
2009年8月20日,对鱼关人来说是值得纪念的。这天,188户893名移民搬迁到唐河县东王集乡,在500多里外的宛东平原开启新生活,淅川县盛湾镇鱼关村变成了唐河县东王集乡鱼关村。
鱼关村党支部书记陈龙彬介绍道:“现在,鱼关人住进了整洁干净的楼房,村里1000多亩土地集中流转给了一家合作社种黄桃,村民平时可以在合作社打零工,也可以到附近集镇或县城务工,上街上班路程都不超过10分钟。和搬迁前相比,村民有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增收渠道。”
1984年出生的郭炎术在鱼关村长大,2008年从河南工业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国企当技术员。2018年,郭炎术下定决心回鱼关村创业。
“在家门口办企业,既能创业还能照顾家人。要是没搬迁,仍留在老家的山窝窝里,这些货都拉不出去,更别说卖到全国各地、出口欧洲了。”郭炎术边说边带记者参观他创办的炬唐新材料公司。如今,郭炎术的公司吸纳了鱼关村及周边村的20多名群众就业,技术骨干每人每月工资五六千元。
2018年3月,在鱼关村旧址上建造的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和南阳市移民精神教育基地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鱼关村没有被淹没的山丘岗地,在厚植增绿的同时,经过逐年的修建打造,已经成为一个以弘扬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特色主题教育基地。
2015年3月11日,高8.8米、重23.8吨,刻有“移民丰碑”四个大字的主碑,被稳稳竖立在丹江之滨鱼关村的土地上。镌刻着淅川县10个乡镇184个村1276个村民小组16.5万名移民名字和移民迁安工作先进单位、个人名单的56座花岗岩碑,按照搬迁乡镇在丹江口库区的位置排列。如今,这片碑林已成为移民老乡回乡寻根和淅川旅游的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