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北上十年十变保水护水的人变多了废弃矿山变湿地公园候鸟在淅川也有了家思念老家更爱新家移民小学的移民老师从淅川鱼关到唐河鱼关农田不再喊“渴”小心呵护丹江水丹江北上穿城过道口烧鸡味更美图片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82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2-12

家之变

思念老家更爱新家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王侠

清晨,小米粥的清香从红瓦白墙的小楼厨房里飘出来。

“哗哗哗……”12月1日,淅川县邹庄村村民邹会彦拧开水龙头洗菜做饭,“前些年村里打了深水井,家家户户免费喝上了自来水。今年,新的生活供水管道已铺到村口,估计年前就能喝上甘甜的丹江水。”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来到俺家,进门第一句话就问俺喝的是什么水、生活污水怎么排放,然后才在客厅落座。”邹会彦告诉记者,“这两年,村里修建了污水处理厂,全村群众的生活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厂收集处理后,再进行循环利用。”

“在新家,生活各个方面都很方便。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住上了别墅、开起了汽车,一家四口住楼上楼下9间房,人均收入2.5万元,冰箱里肉蛋奶蔬果一应俱全。”邹会彦的爱人郭春玲说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邹会彦的老家在16公里外的油坊岗村,依山傍水,院子很大,但日子穷,走的泥巴路,吃水用肩挑。全家三代14口人挤在简陋的7间瓦房里,年收入三五千元。

13年前,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邹会彦一家与油坊岗村几百名村民一起搬迁至邹庄村。他们的家沉入丹江口水库,换来甘甜的丹江水一路北上。

移民的新家和老家两个家,习近平总书记都很挂念。

怎样让搬迁群众在新家安居乐业,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

邹会彦的大女儿邹子金说:“向总书记报喜,我已如愿以偿地从南阳师范学院毕业,在县城当了一名人民教师,爸爸创办了种植合作社,妈妈在镇里做服装生意。除了生活条件的提升,更重要的是10年来,我们在新家扎下了根。”

“俺家门口摆放的这些大邹庄炒货,黄沙炒黄豆、手工麻叶等,游客可以自由试吃。俺村还开发出各种各样由‘家’延伸出来的特色产品。”邹子金说,“10年来,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智慧农业,村里流转2000多亩土地,发展了三四百个温室大棚,种植草莓、甜瓜等,还办起了民宿、成立了旅游公司。”

“环境整洁舒适,水电气供应到户,早晨到村部广场锻炼身体,晚上到村部广场看电影,村民过上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生活。”邹会彦的父亲邹新曾欣喜地说道。

“我们怀念老家,但更爱新家。”邹会彦说,“这十年,我的新家和村集体这个‘大家’的变化巨大,热切期盼总书记再次来到邹庄村,看看我们移民的幸福新生活!”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