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婷婷丁需学
“今年收过麦种上花生后,天旱,田间机井里的水根本不够用,以为秋季要抓瞎,想不到上游的白龟山水库及时往灌区放水,地下水位提高,保证了农田灌溉,花生亩产900多斤。”12月3日,在叶县邓李乡丁杨村东头,望着眼前高标准农田里长势喜人的麦苗,种了190亩农田的杨军令感慨地说,“种地离了水,等于白忙活。”
2024年春夏之交,平顶山遭遇严重旱情,麦收前后一两个月未出现有效降雨,加之持续高温,土壤失墒严重,农民心急如焚。关键时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启动应急抗旱供水。
自6月15日始,24天时间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沙河渡槽退水闸通过沙河向白龟山水库补水近200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灌区数十万亩田地的干旱状况,同时,也为沙河北岸辛集乡万亩葡萄基地解了“渴”。
叶县有基本农田111万亩,是全国粮食生产重点县,依托白龟山水库、昭平台水库、孤石滩水库三大灌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生态补水,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91.65万亩,粮食总产量常年稳定在70万吨以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通水十年来,通过澧河渡槽退水闸为叶县生态补水6942.35万立方米,有效提高了沿线地下水位。”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叶县管理处处长张学磊说道。
鲁山县张良镇作为河南省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用水量大,天气干旱年份,地下水位严重下降,部分浅水井甚至无水可抽。
“真心感谢国家的南水北调工程,这些年每到缺水时节,干渠就会进行生态补水。水从我们村西边的河里流过后,村里水井水位马上就会上升,一口井里下两个泵抽水都没问题。”谈起种菜用水,张良镇贺塘村菜农李照亮竖起了大拇指。
紧邻沙河的鲁山县辛集乡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大乡,全乡共有26个村种植葡萄,年产值过亿元。智延军是辛集乡三西村的葡萄种植大户。“今年6月干旱严重,深水井水位降至十三四米深。”智延军说,当时正值葡萄挂果关键期,得益于生态补水,水位“长高”了一米多。
从大旱之年紧急调水解决百万平顶山市民的“口渴”,到应急抗旱输水解决“田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年来持续发挥供水效益,不仅滋润了民生,还促进了农业发展。